专业课程
报名通道
热门资讯
说起“阴阳五行”,一般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。但真正了解这样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的理论,以及这种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的人,或许就不是很多了。
绘有阴阳八卦图案的药瓶
从源流的角度讲,阴阳、五行原是两种独立的学说。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讲,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思维活动中最富哲学意味的理论构想,英国科学家李约(JosephNeedham,1900—1995)的《中国科技史》称此为“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”。就对医学发展的影响而言,阴阳学说要早于五行说。在先秦遗存的医学史料中,几乎看不到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,而阴阳之说在解释疾病生成、人体生理等方面则已得到某种程度的运用。甚至可以说,在理论层面上,中国传统医学正是由于有阴阳学说作指导,才能成为至今仍然存活,无法被近代西方医学全面取代的唯一“古代科学”。
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,宇宙由阴阳二气构成,它们不停地运动是世界存在的原因。阴阳,最初指日光的向背,背日为阴,向日为阳。后来,阴被理解为静止的、内守的、下降的、寒冷的、晦暗的;阳被理解为运动的、外向的、上升的、温暖的、明亮的。阴阳的划分并没有好坏之别,阴阳交替被视为万物的根本规律,阴阳平衡、和谐则被视为最理想的状态。
古代医书中的炼丹图,
炼丹术与阴阳五行、中医药都有着密切关系。
阴阳理论在中医中的运用,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根数轴来理解。如果我们以数轴上的“0”点代表健康状态,两边无穷多的数字则是千奇百怪的疾病或症状表现。随便选一个数字,例如“5”代表感冒的话,那么中西医最大的区别便在于,中医为各种疾病都加上了一个或正或负的属性(例如《伤寒论》按照三阴三阳区分疾病属性时谓之:实则太阳,虚则少阴;实则阳明,虚则太阴),所以治疗方法也就自然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,但目的只有一个:将失衡的状态调整到“阴阳平衡”的中点。又如中医治疗失眠有“实证”(+)清热泻火、“虚证”(—)补气补血之别;西医则只有“失眠——安眠药”一种疾病与治疗药物的对应。对于亢奋者来说,由于安眠药能使其从偏离“0”的右侧向中间运动,所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;但对于神经衰弱者而言,使其从“0”点的左侧继续向左移动是否合理,便是不言而喻的了。
阴阳学说的这种哲学思辨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。在其诞生之初,不过是用于表述四季寒暑自然变化,即所谓“四时之序”。天地万物本源的一体之“气”,两分为阴阳(寒暑);阴阳又分为少阳、太阳、少阴、太阴,看上去是“一分为二”并不断“一分为二”的哲理使然,但实际上太少阴阳之分,不过是春夏秋冬的属性而已。研究“四时之序”,论说统治者应当如何顺应自然来施政,乃是先秦阴阳家的学问。医家接受这种学问,便有了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所述春生、夏荣、秋收、冬藏的养生之道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阴阳学说已然更多地用于表述对立、平衡的抽象概念。在阴阳的概念中,既包含有阴阳二气融合构成宇宙万物之本体的一面,亦有注重阴阳不同属性特征的一面。前者在医学理论中表现为对于生命形成、禀赋厚薄、情志形体特征等的解说;后者则可具体地指导诊断与治疗——阴阳的辨识是“辨证施治”的核心。其最高度的概括是:
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治病必求于本。”(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
关于医学与阴阳学说关系的问题,还有一点值得注意。由于明代医家张景岳说:“不知《易》,不足以言大医”,并说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之垂训,所以后世多有人鼓吹“医易同源”、“医源于易”。然而事实上,不仅在早期的医学著作中丝毫看不到易学的踪影,即便是在研究医、易关系最著名的张景岳的著作中,归根结底所得实质性结论也不过是“欲该医易,理只阴阳”——要想概括医学和易学的关系,只在阴阳之理。
绘有阴阳太极符号的药葫芦
五行学说的重要,远不及阴阳学说。五行学说的本质及其在医学中的作用,都首先是一种分类、定性的工具——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纳入“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”所代表的五种属性,例如东西南北中“五方”、辛甘酸苦咸“五味”、青黄赤白黑“五色”、心肝脾肺肾“五脏”、忧思喜怒恐“五志”等等。并在类比思维的指导下,在同类事物间建立起某种联系,如肝属木、色青、味酸,所以颜色发青,病必在肝,当用酸味之药治疗。同样还是基于类比思维,建立起五类之间“相生”(意味着相互促进)、“相克”(意味着相互排斥)的关系,例如木生火、木克土,火生土、火克金等。这种关系,对于医家构建脏腑之间的联系和间接治疗方法(如“补水制火”)有所帮助,但却不是绝对、全部适用的。及至像前述《难经》作者那样,据此构建“五俞穴”之间相互代用关系者,便纯粹有些属于牵强附会了。
阴阳、五行两种学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出现过一个有趣的变化:当阴阳可以不断两分的对立属性被人们更多利用后,阴阳之气周而复始的循环属性反而被日渐淡漠了;原本用于分类、定性的五行学说,反而因相生、相克之说的盛行,成了循环观念的典型代表。